新买的娃哈哈到货了,包装的质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看来宗大小姐成功整改了包装业务。宗大小姐还很年轻,她希望能把中国的饮料卖到全世界,她完全有这个条件,预祝她的成功。清朗行动效果明显,我关注的几个“粉丝过几百万的恨国党大号”这几天都谨慎了很多。这些人在某博深耕多年,每到一些时政的关键节点就是他们涨粉的大好机会。比如最近在放映《南京照相馆》,他们一般的吸粉方式就是:嘲笑中国人还在用日本货,用日本的技术、用二维码,暗示大家都是假反日,以此伤害别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
你要气不过跟他们吵架就会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会发动粉丝来围攻你,借此炒热他的账号。只要有人气,平台就会给他更多的推送,他越极端就越能吸引更多跟他一样的恨国粉。然后他就可以卖出更多的拖鞋、毛巾、牙膏什么的东东。或者给铁粉开私域转移到其他平台用其他方式割韭菜。
这两天某些号可能躲风头忌惮会被封,不跟你吵了直接拉黑你。毕竟,积累几百万志同道合的恨国粉丝可不容易。就算不涨粉也要固粉,所以行为模式有所改变~
如果没有争议就不会吸引眼球,如果不吸引眼球,就不会产生流量,如果没有流量就卖不出毛巾、香皂。在他们用争议话题吸引流量的同时,平台可以节省大量的引流费用。这些套路就是某博无比成熟的,恰烂钱的灰色商业套路。这些套路曾经在言论自由的旗号下孕育过各种影响力巨大的、令人发指的言行比如侮辱雷锋、邱少云等等也就不奇怪了!产生这类大规模现象不是几个大V就能做到的,它的背后有清晰的网络运行模式和商业利益勾联。
这类畸形账号,你只要关注了一个,该博就会不断给你推送类似的。你都不用到处找,所以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看很多!如果不是看过李老师的粉圈分析,我都不曾留意过这类现象,分析他们的商业模式,搞清楚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某些人在网络上秀人类良知的下限不会被封号,其实是因为跟平台的商业模式有深度捆绑,它们有巨大的、共同的商业利益。
灰色产业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增益,所以才会出现网上和网下文明程度不一样的现象!我又先破解了一个大家熟视无睹,感觉很奇怪但是又不知道哪里怪的怪现象!粉圈分析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轻视粉圈的学友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