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间的香港交易所灯火通明,中国恒大集团的股票代码却永远暗了下来。
公告显示,这家曾经的地产巨头将于8月25日正式退市,留下162万套烂尾楼和2.4万亿债务的烂摊子。
在广州某处荒草丛生的工地上,王女士望着自家买的那栋只盖了六层的"空中楼阁",手里的购房合同已经被攥得发皱。
银行信贷部的李经理最近总是失眠,他经手批给恒大的5亿贷款眼看就要打水漂。而远在郑州的建筑承包商老张更惨,3000万的工程款追讨无门,工人们堵在办公室要工资的场景让他夜不能寐。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人,都被绑在了同一艘正在下沉的巨轮上。
有专家分析,恒大事件暴露了预售资金监管的重大漏洞。北京某高校金融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房企挪用预售资金的比例最高可达70%,这相当于用购房者的钱玩俄罗斯轮盘赌。现在子弹上膛,炸掉的是数十万个普通家庭的血汗钱。
在长沙某个维权群里,业主们正在统计能拿到房子的概率。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项目确实在复工,但郊区的楼盘已经半年没动静了。这种差别对待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不过这次哭得再大声,也可能换不来一颗糖。
供应商的处境更令人唏嘘。一家给恒大做了十年门窗生意的厂家老板说,现在仓库里堆满了定制好的门窗,却找不到新买家。这些带着恒大logo的产品,就像一个个耻辱标记,记录着盲目信任的代价。中小企业促进会的数据显示,因恒大爆雷直接倒闭的供应商超过200家。
最讽刺的是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他们大多是恒大的员工,把积蓄甚至养老金都投了进去。现在公司退市,这些"自家人"反而成了最后才能拿到补偿的债权人。有离职员工在微博上自嘲:"给别人挖坑的,最后自己掉进去了。"
海外投资者这边倒是出奇地平静。一位持有恒大美元债的基金经理坦言,从去年开始就没抱什么希望。现在退市消息出来,反而有种"靴子落地"的解脱感。国际评级机构早就把相关债券评为垃圾级,华尔街的精英们比普通人更懂什么叫及时止损。
住建部的专家私下透露,恒大事件可能会加速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但这个转变来得太晚了,那些已经买了烂尾楼的人怎么办?法律界人士指出,集体诉讼或许是个出路,但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商账户上的钱永远不够分。
走在广州珠江新城,那些亮着灯的恒大项目格外刺眼。它们像是幸存者,又像是在提醒人们:这场游戏的规则早该改了。当夜幕降临,仍有业主举着横幅站在售楼处前,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就像这个问题一样看不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