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子女远离家乡打拼,如何为老家的父母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保障成为不少家庭关注的焦点。2025年,大连市率先推出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路径。林女士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将自己账户中的2000元成功划转至河北秦皇岛母亲的医保账户,用于支付胃肠镜检查费用,这一操作简单高效,让她感受到政策带来的温暖和便利。
数字化服务助力医疗资金“随行”
大连自今年5月起开放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仅两个月时间,就完成171笔业务,涉及金额达11.71万元。这项服务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一地接入,全国通用”,参保人只需在手机端绑定亲属关系,即可将资金划拨至异地父母或近亲属用于医疗支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为家人提供经济支持,极大缓解了因地域限制带来的困扰。
据某地相关部门介绍,这种数字化手段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也让家庭成员间的关爱更具实质意义。一位社区医生表示:“以前很多老人因为手续繁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现在孩子们可以直接帮忙转账,非常方便。”横店群演张某也分享道:“我爸妈不在身边,有这个功能真是雪中送炭。”
政策持续升级织密民生保障网
从最初的大连本地共济,到省内跨市,再到如今覆盖全国范围的跨省互助,该政策不断扩展受益群体和适用场景。目前,共济对象已涵盖配偶、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近亲属。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已有378.9万人次使用该功能,显著提升了个人账户资金利用率,同时减轻家庭医疗负担。
业内专家指出,这种创新举措体现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方面,大连经验具有示范价值。“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社会保障理念的一次飞跃。”一位社科院研究员评价道。
操作简便流程透明提升用户体验
想要开通“医保钱包”并实现转账,只需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首页进入医保钱包专区完成确认即可。随后填写收款人信息及金额,通过人脸识别或密码验证后提交申请,即可完成划拨。此外,在定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钱包”支付结算时,只需出示患者本人“医保码”或社保卡,无须额外手续,大幅缩短就诊等待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辽宁地区此项功能主要针对跨省共济,本地及同省内城市仍沿用传统渠道办理。同时,共济双方均须开通该功能方能实现顺利转账。这些细节提醒用户合理规划操作步骤,以免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赋能下的新型家庭守护模式
这项政策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满足现实需求,更因其代表着新时代社会治理与科技应用结合的新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它重塑了城乡医疗资源配置方式,让更多偏远地区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的健康保障。而对于漂泊他乡的人来说,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寄托——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把关怀送到家门口。
编辑走访发现,不少用户反映,“有时候孩子工作忙碌,还怕没法及时帮助老人,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燃眉之急。”这种便利背后,是推动智慧养老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全民健康体系不可忽视的一环。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又是否真正意识到这背后的责任?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更坚实、更温暖的守护屏障?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