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从高校毕业后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问题,或者想要继续回学校深造以求逃避就业。
在这个大内卷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学历焦虑”。
本文将给你3条关于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技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建议。
引言
今年7月15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青年技能日”,正所谓拥一技之长,才能有一席之地,不盲目追求证书和学历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做的。
过去,企业喜欢强调平台好,才能发挥个人的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半死不活,大规模裁员。
更多的人进入企业,是去当任劳任怨的驴供人驱使,更何谈实现个人价值?
现在越来越有一个趋势,“超级个体”正在崛起。
董宇辉,李嘉琪这样的头部主播,他们一个人创造的收益就能吊打很多上市公司。
他们自己就是平台。
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效率是把事情做对,效果是做对的事情。”
下文给您3条建议,教您做正确的事。
图片来源网络
01
学习拥有高复利的技能,复利型技能就是具备“投入1次,回报N次”的特性,经验累积可持续放大价值。
特别注意避开易被AI替代的标准化技能(如基础编程),深耕需“手感+判断力”的领域(如文物修复、精密仪器维修)。
时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的马小光就是最好的案例。
他1998年从技校毕业,从事石墨钳工。
2002年辞去班组长职务,自学数控编程,首创 高速螺旋铣削法,将行星框架生产效率提升15倍。
马小光凭借操作过十余种数控设备,将经验壁垒持续筑高,创造出可跨项目复用的工艺。
仅是他创新的“一体式行星架”量产300余件,产值就高达150万元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02
项目成果比证书更能验证真实能力。
现在已经过了有证书就能上岗的红利期了。
企业要人不仅要看有没有证书,更看有没有实操经验,有没有项目成果。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企业招实习生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然而很多大学生就冲着能积累实习经验去的,令人无奈,很多企业巴不得20年纪的大学生有21年工作经验,从娘胎里就开始工作。
说这个是想说明,实操很重要。
邹彬是个农民出身,后来借省级技能大赛夺冠入选国家队,后获“全国劳模”称号。
中建五局直接将其聘为项目质量总监,跳过传统职称评审环节。
没有文凭,没有证书的他凭借自己在工作中的实战经验,在比赛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我建议,很多在工作上感觉自己默默无闻的人,妄想去读个研究生,考个证书来“翻身”的人,先冷静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现在学历贬值的速度太快了,你先考虑一下你读研三年的时间成本够不够与你毕业后的薪资相匹配,会不会读完书回来反而找不到工作。
03
将自己打造成IP。
互联网时代,不要只做一个旁观者。
去向别人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去写文章,拍视频。
这些花不了太多的时间,但是万一火了呢,这些就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在屏幕后面,别人永远不知道你的存在。
图片来源网络
内卷的本质是“同质化竞争”,反内卷就是要脱离同质化的竞争。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善战者,求之于势。”
现在是“超级个体”频出的时代,顺应这个大势,努力让我们自己成为这个超级个体吧。
#上头条 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