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你说王室公主的头发能有多大事? 还真有人为了它吵翻了天。 梅根·马克尔最近晒了段视频,四岁的女儿莉莉贝特顶着一头枯草般的黄发出镜,这下可好,直接点燃了网友的怒火。
不少人揪着这头干燥蓬乱的头发,质疑梅根是不是狠心到给亲闺女染发,就为了掩盖她的非裔基因。
这头发的颜色和质感确实引人注目。 阳光下看,莉莉贝特的头发带着明显的姜黄色调,这和哈里王子小时候的发色如出一辙。
但仔细瞧,那头发的卷曲度和毛躁感,又分明透露出梅根的非裔基因特征。这种温莎家族姜黄发色与非裔卷发质感的混合,本是混血宝宝独特之处的体现。
然而,公众的视线却牢牢锁在了那头“枯黄如草”的发质上。
社交媒体上迅速涌起指责声浪,很多人不相信这像一个四岁小女孩头发自然的状态,甚至怀疑梅根是为了让女儿看起来更“符合某种审美”而允许甚至主动进行了染发操作,认为这种做法对幼童来说过于“狠心”。
相比之下,同样流着温莎家族血液的夏洛特公主,她的头发则经常被媒体描述为柔顺有光泽,透着自然健康的光彩。 这种外观上的差异,被很多人当成了两个小女孩截然不同生活境遇的直观写照。
莉莉贝特的头发风波只是梅根育儿方式争议的一个缩影。梅根这些年没少让孩子进入公众视野,但方式常常引来议论。
她分享亲子日常,展示与阿奇和莉莉贝特在花园采摘鲜花的温馨时刻,也会在宣传其播客节目《With Love, Meghan》时,让两个孩子戴着耳机看屏幕上的妈妈。
但这些举动常常被解读为梅根在利用子女为商业项目造势。有观点认为,梅根频繁让子女为其商业项目“出镜”或“站台”。
例如,她发布与孩子相拥照后迅速推出服装品牌,以及在采访中提及孩子会“参与”其生活方式品牌“As Ever”的果酱制作(如搅拌果酱、贴标签)。 这让她背上了将孩子工具化,利用王室子女身份为商业营销服务的质疑。
梅根及其支持者则认为,让孩子参与家务和简单劳动是一种“沉浸式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并理解劳动价值,并称其符合欧美精英教育理念。 但这种“实践教育”与公众熟悉的传统王室育儿方式格格不入,很容易引发误解和批评。
与梅根采取的“实践教育”和“将家庭与工作融合”的模式不同,凯特王妃的风格通常被视为低调、谨慎、遵循王室传统,致力于维护王室形象,其子女的公开露面也多在严格控制的、符合其身份的场合。
夏洛特公主作为王位重要继承人,在公开场合的出现总是举止得体。 她从小接受王室礼仪启蒙,十岁时已能用流利西班牙语与外国政要交流,在温网公开赛上的优雅屈膝礼曾刷屏全网。 查尔斯国王更为她量身打造了联合国气候大会演讲的机会。
夏洛特公主的身价估计高达36亿英镑,稳居全球最富有小孩榜首,未来还将继承女王半数的珠宝,并可能获封“威尔士玫瑰”的称号。
她的穿着打扮常引发时尚风潮,带动童装销售,其个人品牌效应和预估净资产甚至超过了其兄弟乔治王子,展现了巨大的商业影响力,但这并未被指责为“利用”。
而莉莉贝特的公主头衔未来却充满不确定性。 由于她出生在美国,与英国王室核心成员见面次数寥寥,甚至几乎没有在英国生活过,也未接受过王室的历史和礼仪等教育。
有分析认为,一旦威廉王子继位,他可能不会容忍一位说美式英语、与英国缺乏紧密联系的王室公主。
除了身份认同的困境,莉莉贝特与夏洛特在公开形象的管理上也差异显著。 梅根分享的莉莉贝特视频中,常见她穿着粉色睡衣,头发散乱,光着脚丫在房间里跑跑跳跳。 这种“自然奔放”的风格被一些人认为“没有公主样”。
反观夏洛特公主,她在重要场合的着装总是精心搭配。 深蓝色系服装既庄重又不失童真,麻花辫发型比披头散发更显精神且牢固。 她的表情管理也透露着自小培养的仪式感,双手交叠的姿势和女王式挥手显得从容大气。
两位小公主成长环境的差异,也直接反映了两种育儿哲学的碰撞。 威廉和凯特夫妇虽然也采用现代科学育儿方法,注重亲子关系,但基本遵循着“传统+创新”的路线。 他们会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在保持个人真实性与遵守王室传统之间寻找平衡。
而哈里和梅根则倾向于主张“自由成长”,称“快乐比规则更重要”。 他们给予孩子更自由随性的成长环境,但这种美式教育的随意,也使得莉莉贝特因缺乏公众预期的“王室气质”而时常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梅根还曾陷入利用慈善、家庭情感甚至逝者进行商业营销或塑造个人形象的争议,这与王室期望的低调、谨慎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加剧了公众对其行为动机的怀疑。
莉莉贝特那头引发热议的头发,以及她相对随性的穿着打扮,在很多人看来,不仅仅是审美或护理习惯的问题,更成为了她与英国王室传统之间那道无形隔阂的外在象征。
公众对梅根育儿方式的质疑,以及对莉莉贝特与夏洛特公主之间差异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两位母亲不同选择及其后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