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步芳这个人,在西北地区那是出了名的军阀头子,从小在甘肃河州长大,家里本来就有点势力,他爸马麒早年拉起一支队伍,混成了青海的实权人物。马步芳1903年生,年轻时候也没啥正经教育,就跟着家里人学点军事,很快就钻进军队里头了。到20年代末,他已经开始掌管部分部队,靠着打压对手和扩张地盘,一步步爬上青海省主席的位置。
那时候的西北,军阀林立,马步芳的马家军主要靠骑兵,装备还算凑合,但他的管理方式特别狠,对老百姓征收重税,强征兵丁,好多家庭因为交不起钱粮就被逼得家破人亡。他还参与过围堵红军西路军的事,1936年到1937年那会儿,奉蒋介石的命令,带兵追击西路军,导致西路军损失惨重,好些指挥员牺牲了。这事儿让他在国民党那边挣了不少面子,自以为军事上很有一套,从那以后在青海甘肃一带横着走。
马步芳的部队以家族为核心,他兄弟马步青、马步銮啥的都占着要职,儿子马继援后来也成了关键指挥官。这种家族式控制让部队忠诚度高,但也容易内部勾心斗角。他在青海推行一些所谓改革,比如建学校、修路,但本质上还是为了巩固统治,实际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的。马步芳自己生活奢侈,建了大宅子,娶了好几个老婆,还搞些文化活动拉拢人心,比如赞助艺术家啥的。
可他的名声在外头特别差,被人叫作西北毒瘤,因为他手下士兵经常抢掠,制造恐惧,青海当地人一提他就摇头叹气。到1940年代末,国民党快撑不住了,马步芳还死忠于蒋介石,1949年4月被任命为西北军政长官,这让他觉得机会来了,能当上真正的西北王。他赶紧扩编部队,招募兵员,囤积物资,打算死守大西北。
1949年那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国民党主力在淮海、平津战役中被打垮了,剩下的就是在西北和西南苟延残喘。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当时兵力差不多35万,经过一系列战斗,士气高涨,装备也逐步改善。他们从陕北出发,一路南下,5月份就解放了西安,这速度让国民党那边慌了神。第一野战军的目标就是西北五省,青海甘肃宁夏新疆陕西,要彻底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
马步芳一看形势不对,但表面上还硬挺着,他知道彭德怀要来,就公开放话,说只要彭总敢带兵过来,肯定一举歼灭掉。这话不是随便说说,他觉得自己有底气,因为兰州地形复杂,北有黄河,南有皋兰山,当作天然屏障,而且他部队熟悉本地,骑兵机动性强,以前打西路军的时候尝过甜头,以为能重演那套把戏。
其实,马步芳的自信有点盲目,他没看到国民党内部已经四分五裂。蒋介石拉拢了马步芳、马鸿逵和胡宗南三人守西北,但这仨人各有算盘,马步芳和马鸿逵是堂兄弟,可私底下互相提防,谁都不想出力帮对方。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学生,手下部队多,但和马家军不合拍,经常闹矛盾。这种貌合神离的联盟,从一开始就注定守不住。
中央那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方针,就是先牵制马步芳和马鸿逵,集中力量打胡宗南。彭德怀在咸阳开会研究这个计划,因为胡宗南部位置暴露,没纵深,而马家军灵活,但内部不团结,不会冒险救胡宗南。
战役先从扶眉打起,1949年7月10日,第一野战军发起进攻,王震的第1兵团、许光达的第2兵团、周士第的第18兵团向胡宗南部推进。胡宗南赶紧撤到宝鸡一带,在罗局镇和解放军交火,但很快被包围在扶风西南,渭河北岸。
解放军用炮火压制,四面缩小包围圈,穿插攻击,歼灭了大批敌军,俘获了渡河的残部,还拿下宝鸡和益门镇。这场扶眉战役解放了陕中大部分地区,切断了胡宗南和马家军的联系,为后来的兰州战役铺路。胡宗南部元气大伤,马步芳和马鸿逵一看不对劲,就各自退守,马步芳缩到兰州,马鸿逵去宁夏。
彭德怀决定先打实力强的马步芳,再收拾马鸿逵,这样能加速解放西北。马步芳也猜到自己是下一个目标,但他不慌,因为兰州易守难攻,城内物资充足,还有公路通青海新疆,败了也能跑。他又重复那句狠话,说要拿回西安啥的,儿子马继援也跟着自信,带兵在兰州部署五万防御部队,三万守左翼,两万守右翼。解放军那边部署严密,第18兵团拖住胡宗南,第19兵团64军拦截马鸿逵,第1兵团截断马家军退路,第2和第19兵团主攻兰州。
兰州战役从1949年8月4日开始命令下达,部队从陇东出发,分南北两路推进。8月14日拿下定西,16日占榆中和临洮,19日抵达兰州外围,20日占康乐。8月21日正式开打,先是试攻南山阵地,如沈家岭、营盘岭、窦家山,解放军付出一定损失后,彭德怀下令暂停,调整战术。马步芳一看初期挡住了,就有点得意,但很快发现解放军三面包围,他求援马鸿逵和胡宗南,可没人来救。他让马继援情况不对就撤。
8月25日,总攻开始,炮火覆盖南山,解放军分路攻克十里山、窦家山、古城岭、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狗娃山、小西湖等阵地。激战到黄昏,各阵地失守,马家军士气低落。解放军抢占黄河铁桥,切断退路,26日完全占兰州。战役歼灭马家军2.7万多人,1.27万被击毙伤,1.44万俘虏,2000多淹死黄河。解放军伤亡8700人。这场仗是西北恶战,从战略上看,基本结束了主要战斗。
兰州丢了,马步芳早跑了,8月22日就去西宁,27日飞重庆,抛下部队不管。马继援30日也飞走,带了金子。剩下部队有的投降,有的散了。9月5日,西宁解放,青海全境中旬解放。宁夏9月19日起义,新疆9月25-26日起义,西北五省逐步稳定。马步芳到重庆后,去香港,以朝觐名义去沙特阿拉伯,1950年5月在埃及住下,1957年移沙特,当过大使,但1961年因丑闻被免,回不了台湾,就入籍沙特,1975年7月31日病死在那儿,72岁。
这段历史有啥内涵呢?就是个人野心再大,也敌不过时代大势。马步芳从一个普通军官混到西北王,但靠暴力和压榨,基础不稳。解放军进来后,土地改革,民族政策好,西北少数民族日子好转。青海甘肃从军阀混战变成建设热土,这变化多大啊。马步芳的放话,现在成了历史笑柄,提醒后人别自以为是。
这件事儿接地气点讲,就是一个土皇帝以为自己牛逼,结果被现实扇脸。马步芳放话时,估计觉得兰州铁桶一样,可几天就破了。历史就是这么无情,谁不识时务,谁就倒霉。西北人民从此摆脱军阀祸害,过上新生活,这才是大快人心的事儿。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