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30天?行了,西方甩锅又上新题型
“喂,伊朗,你妈喊你回家挨揍。”这大概就是英法德最新通知的浓缩翻译。一张写着“30天后制裁满血复活”的纸片递到德黑兰眼前,连信封都没封口,意思很直白:别墨迹,赶紧服软。听到这段,就像老师上课点名:“没写作业的都站起来。”其实先撕作业本的是前桌的小川建国,结果现在挨批的成了老实补笔记的同桌。
先交代一下剧本背景。2015年,大家伙费了老鼻子劲签了个校规,叫“伊核协议”。伊朗先说:我把离心机关一半,你们把信用卡解冻。安理会还附送一份红头文件,2231号决议,盖章有效。本来一切岁月静好,直到2018年小川建国突然掀桌子,一句“老子不玩了”,转身脚底抹油。全场懵逼,伊朗左右看看,身边站着的欧洲哥儿仨一声没吭,仿佛人均戴上降噪耳机。于是2019年,伊朗也撸起袖子,一点点把之前锁起来的离心机重新擦灰、上电、开转。
可英法德现在跳出来:“你看看,你违约了。”伊朗差点没被气笑:对方先跑,你们不拉,现在怪我崴脚?这就像班里一块玻璃碎了,老师罚全班,可动手砸窗户的那家伙早溜了,剩下靠墙傻站的同学背锅。最离谱的是,欧洲三兄弟还写着小纸条,“我们维护协议哦”,可是谁不知道当时他们连追去走廊喊一句“哥们别走”都没做。
为什么还要现在甩雷?因为日历翻到十月份,“快速恢复制裁”这个鬼东西就过期了。抓住最后那根救命稻草,欧洲先开口吓唬人:如果安理会30天内不拦我,制裁一键还原,原油打折甩卖的许可证全部作废。伊朗此刻心里估计一串弹幕:合着当年看我被饿肚子是练习忍耐力测试?
很多人一听制裁恢复,就觉得只是银行冻结、货船掉头,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2015年前集中轰炸的旧子弹会嗖嗖飞回来:武器不让卖,美元不让进,石油一船都不能跑。伊朗本来里亚尔就跟跳楼机一样往下溜,再来一轮打击,普通家庭连买大饼的钱都得掂量。可别忘了地缘这口锅已经够辣,叙利亚、也门、黎以、红海,哪个点着不冒烟?再给火药桶拧开阀门,味道直接往欧洲飘,谁都别想关窗户躲味。
说白了,欧洲还是想押宝,赌伊朗最后低头。盆子往桌面一扣:你谈不谈?不谈就按秒表。可伊朗也不傻,轮盘转到自己身上,人家直接把核燃料浓度往上升一格,摆明告诉世界:你越想卡脖子,我越把盒子砸你自己脚面。谁赢不好说,但两个输家是肯定的:一是中东老百姓,二是看热闹结果被碎片崩一脸的世界油市。
再看美利坚,目前老拜登正忙着投选票,没工夫搭理这场续集。欧洲人想提前把剧本写好,直接安排他演英雄归来,但万一演员临时改台词,全场就尬在原地。更糟的是,伊斯兰革命卫队中间派要是被这波操作逼急,直接给波斯湾老屋上加一个烟筒,欧洲明年冬天的天然气账单怕是要贴着体温计蹿。
老百姓的直觉其实没错:整件事看下来,谁是玻璃破碎真凶一目了然,可惜老师和班干部都把眼神挪开。现在他们集体握住秒表,非要让没砸窗户的学生蹲墙角。伊朗抬头呛一句:我蹲可以,但你们别把火盆子往我脚底踢。
国际法写得漂亮,真到落地倒更像一场抢椅子游戏。椅子数量没变,歌却提前下一秒暂停,谁屁股落空谁就摔地上。倒计时的滴答声最捉弄人,看似欧洲握着键鼠,却不知伊朗可能抢先拔电源。大战不一定有,但前线电话被打爆的概率每天都在背公式般上涨。
有人算了笔账:如果油价因制裁抬头五美元,全球通胀再给美联储添堵一次;欧洲港口物流成本咚咚跳,超市黄油立马贵出表情包;难民船与此同时加班加点,地中海浪头连轴转。这些副作用没人写进声明,却会在下一个新闻推送里轮流砸中普通人钱包。原来剧本杀的NPC,其实就是刷手机的你我他。
各国网络上的键盘大师已经开喷:一边是“打!”一边是“别打!”吵得火热,却没人敢问自己城市若轮到切身体验,断网停电的日子好玩不。历史总干这事——把全人类拽进大考场,最后考卷发下来一看,题目只写了一句话:别人挖的坑,你能不能不掉?
伊朗外长这几天的朋友圈画风低调:放几张波斯地毯照片,配文“耐心是波斯人的朋友”。这句话底下评论区挤满饥饿猛兽般的猜测:30天期限一到,他是挥挥手签订新协议,还是直接把浓缩铀拉到20%?没人有答案,但大家心里那条警戒线绷得跟橡皮筋似的。
欧洲外交官也没闲着,背后的推特小号轮番出招。有人说“新协议可以谈,但导弹也得摆桌面”;有人反驳“导弹被拉进来,伊朗扭头就走”。这三人组看似同队,指挥棒其实各敲各拍,一个想要保住脸面,一个想要美国回来抬轿,一个只惦记天然气别断供。这种花式内卷,让围观群众看戏的兴致比追世界杯还高涨。
波斯湾边上,普通渔民继续撒网,可他的儿子正研究技术学院核物理通知书。老父亲问:课程出来能不能给家里通电?儿子苦笑说可能先给铀通电。这句对白没被任何媒体引用,却像幽灵一样飘在每个倒计时的夜晚。
回头看,2015年那份协议就像四个人打包开黑,结果老大挂机离线,老二老三老四装没看到,现在还要逼老三自裁。逻辑就这么赤裸。更赤裸的是,再过几周,要么会议厅冒出一份新文件,要么BP油轮和伊朗快艇面对面拍照发社交媒体。下一秒的剧情,连编剧都摇头叹气:我只能给关键词,情节你们自己圆。
聊天的最后,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感觉日历上那个红色圈越来越像涨红的脸?它不说话,但谁都明白,它想问你:真的要等到锣鼓敲破、油桶爆炸,才算结局吗?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