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德裔明明是美国最大族裔,为何大家依然说美国是“盎撒”?

德裔明明是美国最大族裔,为何大家依然说美国是“盎撒”?

发布日期:2025-09-18 19:20 点击次数:114

前段时间和友人聊起美国的族群构成,他突然抛出一组数据:“你是否了解?如今美国的德裔人口数量已超过英格兰裔!”

听到这话我当下便愣住了,既然如此,为何我们在谈论美国时,总是习惯性将其称作“盎格鲁-撒克逊(盎撒)”国家呢?要弄明白这件事,还得从美国刚建立时的历史中,探寻一些耐人寻味的缘由。

“建国核心群体”为盎撒:新英格兰充当“领头者”推动发展

美国并非“凭空出现”。最早在北美东部建立据点的,是英国的十三块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的“开创者”,绝大部分是来自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尤其是新英格兰地区(比如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等),完全可以说是盎撒人的“核心聚居地”。

试想一下,一群人前往陌生之地开拓生存,必然要先搭建起基本的“框架体系”吧?

盎撒人恰恰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们将英国的法律体系、清教文化完整地带到了这里,即便连“自治精神”的初步形态,也是从英国的治理模式中演变而来。

更关键的是,新英格兰后来成为了美国最富裕、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工业革命率先在此“启动”,哈佛、耶鲁这类知名高校也集中分布在这里。

这就如同一个家族,“长子”(新英格兰的盎撒人)率先站稳脚跟、积累了初始财富,自然成为家族中最有话语权的成员。后续加入的亲属,无论人数多少,都得遵循“长子”的引领方向。

德裔虽陆续迁入,却“顺应本地环境”舍弃了德国文化根基

德裔大规模移民美国是后来的事,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众多德国人满怀希望前往这片新大陆寻求生计。

但抵达美国后,他们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坚守德国的语言与文化,还是彻底融入美国社会?

最终的结果十分有趣:大部分德裔选择了后者。我记得一组数据格外清晰:如今美国德裔中,掌握德语的比例仅约3%,有96%的德裔甚至已经不会说德语了。

他们不仅不再使用德语,连对“德国”的身份认同也渐渐淡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魏玛共和国的混乱局势、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权……这些德国历史上的“负面事件”,让美国德裔从内心深处认为:“还是美国的价值观体系更易接受。”

这就好比你迁居到一座新城市,随着时间推移,你开始使用当地语言、庆祝当地节日,过去老家的方言与习俗,要么差不多遗忘,要么仅在家庭内部偶尔提及。美国德裔正是这样“美国化”的,甚至主动向盎撒人确立的规则靠拢。

文化认同的关键不在“人数多少”,而在“谁制定规则”

如今美国人口统计中,德裔数量确实可观,但“盎撒”的标签为何始终无法去除?因为文化、制度这类“运行规则”,是盎撒人最早确立的。

打个比方,美国的法律体系,其根源是英国普通法;政治制度中的分权模式、代议制,同样借鉴自英国;即便像“美国梦”“个人主义”这类人们常提及的价值观,也带有盎撒文化的印记。

后续迁入的德裔、爱尔兰裔,乃至如今的拉美裔、亚裔,实际上都在这套“盎撒人制定的规则”中生活与竞争。

此外,不少美国人(包括其他族群)从内心认同:美国能拥有如今的财富与实力,是新英格兰的盎撒人“率先引领”的结果。

这种“历史认知倾向”的影响力极强,就像一提到硅谷,人们首先联想到科技;一提到新英格兰,就认为美国的“文化根基”源自盎撒。

所以不难看出,尽管如今德裔人口数量更多,但美国被称作“盎撒国家”,绝非因为某一族群人数占优。

这就如同一家公司,最早的创始人(盎撒人)确立了企业文化与发展方向,后续加入的员工(德裔等族群)即便人数再多,也需在这个既定框架内开展工作。

文化这种事物,有时比人口数字更具“影响力”——它隐藏在制度、语言中,甚至融入人们的思维习惯里,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个国家的基本特质。

若对美国族群构成与文化根源感兴趣,推荐阅读《AmericanNations》(《美国的民族》)一书,书中对美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质”有着极为透彻的解读。

#热问计划#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