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斯诺克军团第三轮遭遇重创,咋回事?
这次武汉公开赛32进16的比赛,看到咱中国军团只晋级了三个人,真是让球迷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九个人出战只拿下三场胜利,这成绩放在咱们最近几年拼命努力的基础上来属实是个不小的打击。以前咱们总觉得中国斯诺克已经到了群雄并起的阶段,谁没点夺冠的希望?但现实就这么打脸——这次三胜六负,尤其是像赵心童那种一度领先却连输两局,气得不少球迷直呼“太可惜了”。常冰玉也是让人揪心,打得其实不差,就是张安达这场发神经,5-0直接送对手回家。要说赛场上的状态,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一两个球的事儿,但积累下来,就能看出整体水平的差距。
各路选手表现大起大落,谁让人惊喜谁让人失望?
说到本轮中国球员,斯佳辉倒是挺给力的,连续几杆高分,打佩奇的时候心气儿满满。肖国栋也算是稳定输出,虽然对手格雷斯不算特别强,但肖国栋能连拿四局,关键时候一点不慌,挺有老大哥的风范。张安达这场更是直接“杀疯了”,一杆接一杆,几乎没给常冰玉啥机会,这种气势其实挺提士气的。但像周跃龙、傅家俊这种平时被寄予厚望的球员,竟然一轮游,看得球迷心灰意冷。特别是傅家俊,作为中国斯诺克的元老级人物,这次被塞尔特5-1带走,真有点英雄迟暮的意思。袁思俊和希金斯那场就纯属“技不如人”,其实也没啥好多说,大家心里也都明白。赢的比较漂亮,输的心里憋屈,说明咱们中国球员目前还差那么火候,尤其是临场心理和关键局处理上,总给对手机会。
国际大腕依旧强势,行业格局有啥新变?
咱们再看看国外那些“老江湖”,就明白为什么中国球员想要真正站上顶峰还得再练练。特鲁姆普稳得一批,单杆100、108分轻松过关,霍金斯、马克威廉姆斯、塞尔比这些,几乎每人都像扎根泥土的老树,谁跟他们掰腕子都困难。这次前十六选手里有11人参赛,9人直接晋级,输的一个是墨菲,一个是赵心童,墨菲主要是遇上加里威尔逊状态爆棚,咱们也只能佩服对手。国际球员拼到赛点,经验和心理素质摆在那儿,中国球员总有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感觉。这其实也是球迷群里吵得最凶的地方:你看特鲁姆普和塞尔比,打十局有八九局都是按套路走,失误率低得离谱,咱们的小将们有时候光凭一口气,遇到大场面就慌。横向比较一下,感觉国内的“天花板”还是得靠磨练,这种大赛对咱们球员来说就是不可多得的“补课”。
球迷圈热议,究竟该咋看今年中国选手的表现?
赛后这几天,球迷论坛可没消停。大家伙一边吐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边夸斯佳辉、肖国栋这些“顶住了”。有朋友说中国军团这波后继有人,但也有老铁泼冷水,觉得只剩三个人,接下来的晋级压力太大,很可能四强就全得看别人脸色。不少人讨论赵心童、雷佩凡的输球,几乎全把锅甩到了心理和经验问题上——这种感觉其实挺真实,不看官方采访,单凭现场镜头就能看出小伙子们最后两局脸都快垮了。还有球迷调侃:咱们还是得等下一个“丁俊晖”出现,能在关键时刻硬刚世界顶级的那种。更有一拨圈内人分享小道消息,说有几个年轻选手平时训练拉满,但到了正式比赛,还是差那么点比赛气质。这事儿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毛病,但要想彻底改变,真得积累几轮综合历练。
武汉公开赛接下来的看点,球迷该怎么期待?
这事儿咱也不能全哭丧脸,毕竟进16强还有斯佳辉、肖国栋、张安达三位中国球员,该冲还是得冲。第四轮的赛程看着就带劲:张安达对阿伦希尔,这个是拼球风格和爆发力;肖国栋打塞尔特也是老将之间的较量,场面应该也挺有看头;最劲爆的还是斯佳辉和马奎尔这场,前者状态大热,后者经验丰富,现场估计会有点火花。再说说外国选手那边,像马克威廉姆斯和塞尔比强强对决,这场不看都亏。不过说一千道一万,球迷最盼的还是自家人能挺进八强甚至更远。每次有中国球员晋级,论坛聊天人数都翻几倍,说明关注度是真高。
一句,武汉公开赛这第三轮,中国军团表现真有点让人揪心,但留下的三位也够咱们再期待一波。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中国斯诺克需要和平时扎实训练、关键时刻顶住心理压力,不断积累国际大赛经验。咱们球迷也别光吐槽,还是多给小伙子们加油,毕竟大赛就是这么打出来的。希望接下来比赛,能有中国选手带来惊喜,到时候咱们再好好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