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国拒不让步,36万亿美债窟窿难填,特朗普气急败坏誓要“弄死”大债主!

中国拒不让步,36万亿美债窟窿难填,特朗普气急败坏誓要“弄死”大债主!

发布日期:2025-08-08 12:19 点击次数:154

美国,全球公认的第一强国,此刻正被36万亿美元的庞大国债压得喘不过气。面对这笔天文数字带来的巨大压力,现任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手段。这些做法直接挑战了现有制度的公信力,并可能动摇其金融霸权的根基。美国经济数据公信力正在受到侵蚀,全球金融市场也因此感到担忧。

万亿债务下的挣扎

美国国债已膨胀到36万亿美元。这笔钱每天产生的利息,就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中等国家的年度经济总量。债务之所以如此庞大,与二战后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直接关联。美国凭借其国际金融优势,长期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支撑巨额开支。例如,今年美国军费预算就达到了8860亿美元。此外,庞大的公务员体系也加剧了负担。美国人口约3亿,却拥有3500万公务员,与中国14亿人口仅800万公务员形成鲜明对比。

长期的挥霍,即便再雄厚的家底也难以承受。面对这不断膨胀的债务,总统显得焦躁不安,急切寻找解决办法。他尝试过节流,曾任命埃隆·马斯克为“效率委员会主任”,希望大幅削减政府开支。马斯克原计划削减2万亿美元,但最终只削减了2000亿美元就选择辞职。这表明,在复杂的利益网络面前,节流举措步履维艰。

节流受挫,总统又将目光投向了关税。他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来填补国库的亏空。然而,这次的关税政策并未奏效。中方明确表示“奉陪到底”,不仅没有妥协,反而采取了反制措施。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对美方加征的关税进行报复。这导致关税政策不仅未能有效解决债务问题,反而得罪了诸多贸易伙伴。节流不顺,关税受阻,36万亿美元的债务重担,依旧纹丝不动。

权力之手:目标独立机构

传统办法失效后,总统将目光投向了更核心的领域。他急切希望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政府借贷成本,以便借到便宜的新钱偿还旧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直接将权力之手伸向了被视为独立运作的经济和金融机构。

最近,8月1日,美国劳工部发布了7月就业报告。报告显示,失业率有所上升,新增岗位数量也低于预期。就在当天下午,总统突然宣布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他指控麦肯塔弗“伪造数据”,并“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就业数据”。此前,总统一直认为麦肯塔弗“美化了哈里斯政府的就业数据”,此次解雇似乎是一次报复。总统明显需要一个能被他“驯服”的劳工统计局,以便牢牢掌控对“美国经济好坏”的定义权。然而,耶鲁大学经济学家ErnieTedeschi公开反驳,指出“劳工局数据准确性在提高而非下降,修正本就是正常统计过程”。

几乎就在同一天,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意外宣布辞职,她的任期原本要到2026年才结束。总统随即在社交媒体上欢呼,声称库格勒“知道鲍威尔错了”,并直接呼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应该辞职。此前长达半年时间里,他一直批评鲍威尔加息太慢,拖累了经济。库格勒的突然辞职,无疑为总统下一步在美联储关键位置上安插“自己人”提供了便利。8月5日,总统向媒体透露,他已锁定了四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而财政部长贝森特则意外出局。白宫甚至考虑在夏季提前公布继任者名单,制造所谓的“影子主席”效应。目前的热门人选包括偏爱降息刺激经济的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以及以鹰派著称的前美联储理事沃什。

总统的意图十分明确:他想通过人事任命,彻底扼杀美联储的独立性。他希望美联储能配合政府,通过降息来降低借贷成本。他甚至在今年4月18日签署行政命令,试图将影响力延伸到证券交易委员会。他还派人审查美联储的账目,声称发现了资金去向不明的问题。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此表现强硬,他公开表态:“美联储不考虑利率对政府成本的影响。我们只关注双重使命:就业和通胀。”

规则反噬:市场的黑色星期一

政治权力直接干预独立机构的行为,很快便在市场上引发了强烈反应。今年4月22日,美国股市经历了一个“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当天直线下跌了700点。投资者们对此感到深度忧虑。华尔街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政治力量介入金融市场,他们清楚,一旦美联储的独立性受损,美元的国际信用基础就会动摇。财政部长贝森特曾明确反对解雇鲍威尔,他直言:“美联储要是不独立了,美元信用就完蛋了。”

市场恐慌不仅体现在股市上。黄金价格应声上涨,美元指数却开始下行,全球资本纷纷寻求避险。国际层面,中国、日本等主要债权国在今年头几个月就已减持了数百亿美元的美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春季会议上发出警告,指出美国债务危机一旦爆发,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

同时,总统在8月还计划进一步加码关税。他打算对盟友普遍征收15%的关税,对发展中国家征收19%到20%的关税,部分铜产品和药品的关税甚至高达50%。这些关税成本无疑会层层传导到消费者,最终推高美国国内物价,使通货膨胀更难以降温。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迟迟不降息,正是担忧此时降息如同火上浇油,会进一步加剧控制通胀的难度。

此外,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加速。中国已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累计达280亿美元,同时其黄金储备增至2200吨。全球有130多个国家正在推进去美元化进程,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率已达24%,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更是激增300%。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美联储的独立性,尽管在总统眼中被视为“绊脚石”,实则是守护金融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

美联储为了承接各国抛售的美债,其持有的美债规模被迫增至4.2万亿美元。四年间,它狂印了4万亿美元钞票,这本质上是用印钞机掩盖财政漏洞。总统将手直接伸进央行决策层指手画脚,表面看似乎解决了眼前的融资问题,实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政策稳定预期”的基石。一个随领导人意愿任意转向的美联储,必然会引发全球资本的巨大疑虑和避险行为。最终受损最深的,还是美国自身赖以维系全球霸权的金融信用体系。今年,美国GDP增长已降至1.5%,失业率也升至5%以上,经济下行压力显著。

何去何从?霸权基石的裂痕

这场试图通过强权解决债务危机的系列行动,虽然在市场反馈下未能完全实现预期,但它所揭示的深层问题却无法被忽视。当一个全球性大国,为了应对内部的巨额债务压力,不惜牺牲其制度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时,其霸权的根基已然开始出现裂痕。回看这些举动,我们不禁思考,当规则被挑战,最终谁来承担后果?这样的选择,究竟会带领美国走向何方?你对此又有什么看法?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