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少,真的是“好事”吗
朋友们,最近网上那些专家说的“到今年末咱们国家的人口可能会掉到8亿左右”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段子,结果一查资料,才知道这是真的,哎呀妈
想到这些,好像还挺轻松的
有人还说:“资源多了,竞争少了
”,听着挺美好,但现实中
咱们一边摇头一边琢磨,这“人少社会”梦到底能不能实现
▶ 十年前的“独生子女”到今天的“翻天覆地”
要说这人口的事,咱们得从十几年前讲起
那会儿,大家都还在被“独生子女政策”绑着
整天担心“多生一个”会不会被罚款、被批评
谁知道,转眼间,国家政策一下子变了个大脸——“二孩”放开啦,再到这阵子的“全面三孩”政策,地方政府也不闲着
有的地方直接发现金,有的则像在玩“教育补贴大作战”
你说,这不挺暖心的,国家和社会都在鼓励大家多生点
反而出生人数还越搞越少,从2016年放开“二孩”那会儿,出生数还稍微回升到一千八百万左右,结果从2017年开始
数字像坐了火箭一样直线掉
到今年,出生人口降到九百零二万,跟咱们庞大的总人口相比
那真是就是“蚂蚁窝”了
你想想,未来几年,咱们国家的人口数说不定会跌到13亿以下,甚至于更低
▶ 年轻人不愿意生的理由,真心很扎心
那到底为啥
明明政策挺积极,怎么年轻人还不愿意生娃
其实答案说得直白点,就是“没敢”生
这阵子的年轻人压力大得很,特别是是在一线城市,房子贵得让人抓狂,教育和医疗的花费更是离谱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压力山大,哪还敢想下一代
”就算是在二三线城市,那些配套不完善、资源不均的情形也让人觉得“万一养不起”
特别是是女孩子们,生完孩子之后,事业就像按了暂停键
你再看那些中产家庭,生个孩子,不光要考虑五年十年的收入,还得考虑二十年后孩子的成长环境,谁都不是铁打的
人口下降,未来的社会会变啥样
有人说:“人口少了,房价会跌,教育会更宽松
”可惜,这些都只是幻想
你看,部分城市的房子卖不动了,二手房挂牌都像“白菜价”一样多,但情况是
教育这块,有的地方甚至于出现了“学位荒”,幼儿园招生难
大城市里,房价和教育资源还是那么紧张,越卷越厉害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人口减少带来的“致命伤”其实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力上发力
年轻人是拉动消费和创新的主要力量,少了他们,买房、买车、旅游、育儿
啥都难再像以前那样热火朝天了
很多三四线城市商圈变得冷清,街道上人迹稀少
城市的“生命力”在一点点流失
企业也不乐意招人,快递员、外卖小哥、工厂工人,都是“少生少得”,工资也不涨
大家都觉得“干啥都没劲”
而一些高端岗位的话,简历投递越来越少,像个“空城”一样
整个社会的竞争力都在慢慢缩水
▶ 人口减少,养老压力要炸锅啦
要说最让人揪心的
以前家里多几个娃,老人还能靠孙辈养老
可能就变成“少养多”——一对父母要养四个老人,谁扛得住
更严重的是,社会结构变成“倒金字塔”,年轻人少了
养老金的压力就像“大山压顶”一样沉
医疗和护理资源也会变得“紧张得不得了”,一旦系统出现情况
整个社会的运作就会出大情况
更让人发愁的是,光靠自动化、机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日常交流
年轻人一少,文化断层就会出现
社会的稳定也会受到冲击
到头来,咱们可能会面对一个“人少、老多、社会乱”的局面
必须得“真扶持”才行 究竟咋办
光鼓励生育,恐怕行不通
得从根上想办法,比如建立更公平的托育体系,减轻年轻父母的教育压力,保障女职工的权益,合理管控房价
让公共服务变得更容易享受
其实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事,但只要愿意花时间,慢慢改
未来的路,不能光看“人多好”
更要看“结构调整”和“配套改革”能不能跟上
否则,人口减少可能变成社会“深度滑坡”的导火索
记住啦,未来咱们要的是“稳得住、活得好”
而不是“人越少越舒服”
社会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这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 总结一句——未来的事,得靠咱们共同努力
说白了,这人口的事儿,像个大难题
咱们不能光想着“人少了房价就会便宜”,那只是表面
真正要解决情况,还得动脑筋,从政策到家庭,从社会到个人
要不然,等到真到那一天,社会的“血液”都快干涸了
希望未来,大家都能有个更有希望的生活,不光是“人多好”
更是“人少也得活得精彩”
身边的朋友经常讨论这个,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