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这些年在科技圈里就是那种敢怼敢说的人,尤其是最近他跟美国那些掌控金融和话语权的犹太资本杠得特别猛。
这些犹太资本,说白了,就是那些在华尔街、主流媒体和政治圈都有影响力的集团,比如反诽谤联盟ADL、还有像索罗斯这样的大投资人。
马斯克跟他们的过节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背后其实有不少历史痕迹。
一开始,特斯拉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被一堆做空机构盯上,很多基金和金融机构背后都有犹太资本的影子。
2013年,香橼研究公司就开始发报告唱衰特斯拉,说市场需求被夸大,生产能力完全跟不上,股价一路下滑。香橼的老板莱夫特本身就是犹太裔,这事儿马斯克一直记在心里。
到2018年,特斯拉的情况更糟,资金链都快断了,Model 3卡壳严重,香橼又出来继续唱衰,预测特斯拉一年内就得破产。
马斯克那会儿到处找钱,但华尔街这些主导的大佬根本不搭理他,反而继续施压,股价低迷。马斯克后来说那段时间是他最难熬的,真的是随时可能倒下。
这些金融力量背后,还有媒体和舆论的推波助澜。ADL本来对外宣传自己是在反对仇恨,但实际上很多人觉得他们就是维护犹太资本利益的。
2023年,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怼索罗斯,把他比作漫画里专门搞事的反派角色,还说索罗斯是“讨厌人类的那种人”。
ADL的负责人马上出来指责,说马斯克是在老调重弹反犹的梗。
索罗斯基金会其实投了不少钱在移民和少数族群,但马斯克觉得这样是在冲击西方传统文化,所以两边直接公开开撕。
到9月,马斯克又指责ADL在推特上搞“反犹审查”,导致广告收入暴跌六成,还说要告ADL。白宫和媒体也凑热闹,纷纷批评马斯克在助长仇恨情绪。
最爆点的是2023年11月,马斯克在推特上点赞了一条说犹太社区在煽动“对白人的仇恨”的帖子,还说这就是事实。
直接踩到美国社会的红线,白宫发言人很快出来驳斥,说这太恶心了,苹果、迪士尼等大公司也立刻撤掉了广告。ADL也发声谴责,说马斯克的平台上反犹内容泛滥。
马斯克后来也认了,说自己干了傻事,但舆论已经一锅粥了。美国主流媒体一拥而上,把马斯克描成反犹分子。
2024年初,马斯克还专门去了奥斯维辛参观,承认自己以前没想明白这些问题,但跟ADL的冲突没停。
2025年,特朗普再上台,马斯克在典礼上的一个手势又被媒体解读成纳粹礼,ADL先是辩护但后来也被舆论逼得改口。
ADL内部甚至有人说他们反倒帮马斯克洗白了,搞得自己也一团乱麻。
不过,马斯克之所以敢这么硬怼这些资本大佬,其实是有底气的。2018年特斯拉最危险的时候,马斯克找遍美国都没人愿意拉他一把,结果中国出手了。
特斯拉跟上海临港签了协议,建超级工厂,这可是中国头一次允许外资独资做汽车。土地用权给了五十年,还批了低息贷款近五亿美元,总投资就二十亿左右。
之前外资车企都得合资,特斯拉是破例。工厂2019年初动工,到当年十月就主体完成,速度快得让人瞠目。
2020年一月,第一辆Model 3下线,产能很快就冲到年产五十万台,还能出口全球。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一步高招。引特斯拉来不是白给,是为了带动国产电动车产业。
那会儿中国电动车市场乱七八糟,特斯拉来了像鲶鱼搅局,逼着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企业加速创新。结果很明显,中国电动车产业链越来越完善,电池、电机都搞定了。
2021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就破两百万,出口量到2025年已经甩开美国。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年的产值破千亿,直接帮马斯克挺过难关。
2020年特斯拉股价从八十美金一路涨到四百美金,市值破万亿,马斯克成了世界首富。没了资金压力,他再也不用看华尔街和犹太资本的脸色。
香橼到2020年还想做空,但工厂数据摆在那,谁也忽悠不动了。
中国这步棋下得特别有战略眼光。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中国却对特斯拉开绿灯,还帮它绕开关税。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现在占全球一半,Model Y成了爆款。
马斯克多次访华,2023年北京,2025年又跑上海。中国电动车出口2025年已经超过五百万台,全球领先。除了经济上的好处,这事儿也让美国内部更分裂。
马斯克硬怼犹太资本,助推美国社会的对立,白人力量和多元文化冲突加深,中美之间的博弈也跟着升级。
中国当初引进特斯拉,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既帮马斯克起死回生,又顺势搅乱美国资本和舆论的格局。
说到底,马斯克敢在全球舞台上那么横,除了他个人性格,更是因为背后有中国市场做支撑。
美国那些资本集团想靠金融和舆论收拾他,但只要中国这边不断给他输血,他就能硬着头皮顶下去。至于犹太资本和主流媒体对他的围攻,在中国的支持下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未来这种局面还会持续,美国科技、金融、舆论的博弈跟中国产业升级和地缘竞争也会越来越纠缠在一起。马斯克和中国的合作,不光改变了特斯拉,也悄悄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