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KH17N14M3 是俄罗斯 GOST 标准体系下的一种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与国际通用的 316L 不锈钢(如 DIN/EN 标准的 X2CrNiMo18-14-3、JIS 标准的 SUS316L 等)性能相近,以下是其详细信息:
核心参数与基础属性
执行标准:Russia GOST(俄罗斯国家标准),在国际上对应多个牌号,如 BSI/AFNOR 体系的 UNE F.3533、SS 2353,以及 AISI/SAE 体系的 316L 等。
组织状态:固溶处理后为单相奥氏体组织,无磁性,这一特性使其在对磁性敏感的场景中具有优势。
化学成分
各元素含量及作用如下:
碳(C):≤0.03%,超低的碳含量可显著降低晶间腐蚀风险,提升焊接后的耐蚀稳定性,同时优化材料的焊接性能。
硅(Si):≤1.00%,主要起脱氧作用,对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有轻微调节作用。
锰(Mn):≤2.00%,可改善材料的冷加工性能和韧性,同时辅助稳定奥氏体组织。
磷(P):≤0.045%,属于有害杂质,需严格控制以避免降低材料的韧性和焊接性。
硫(S):≤0.015%,同样为有害杂质,低硫含量可减少热脆性,保障热加工质量。
铬(Cr):17.0% - 19.0%,是耐蚀性的核心元素,能在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铬钝化膜,抵御多种腐蚀介质侵蚀。
钼(Mo):2.50% - 3.00%,显著提升材料在含氯离子介质中的抗点蚀、缝隙腐蚀能力,同时增强耐还原性酸腐蚀性能。
镍(Ni):12.50% - 15.00%,稳定奥氏体组织的关键元素,可提升材料的低温韧性和整体耐蚀性。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490MPa,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承受拉伸载荷,适合制造承重结构件。
条件屈服强度(σ0.2):≥190MPa,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应力较低,便于冷加工成型。
伸长率(δ5):≥40%,塑性优异,可通过冷轧、冷拔等工艺加工成薄板、管材等复杂形状产品。
断面收缩率(ψ):≥60%,表明材料在断裂前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抗冲击性能较强。
硬度:≤187HB、≤90HRB、≤200HV,硬度较低,易于进行切削、磨削等机械加工。
关键特性
耐腐蚀性突出:铬、镍、钼元素协同作用,使其在氧化性酸(如硝酸)、有机酸(如醋酸)及含氯离子的介质(如海水、盐水)中均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尤其对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抵抗力显著,适合在苛刻腐蚀环境中使用。
焊接性能优异:因碳含量极低,焊接时不易产生晶间腐蚀,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等常规焊接方法,焊后无需复杂热处理即可保持良好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简化了焊接工艺。
加工性能良好:冷加工时可通过冷轧、冷拔等工艺精准控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热加工时(如锻造、热轧)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易成型,且过热敏感性低,加工稳定性强。
典型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用于制造反应釜、换热器、储存罐、输送管道等设备,可耐受酸碱、盐溶液等腐蚀性介质,保障化工生产连续稳定运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食品行业: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无有害物质析出,常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储存容器及输送管道,确保食品生产安全。
医疗领域:因良好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制造手术器械、医疗设备外壳等,在高温消毒和长期使用中不易腐蚀,保障医疗操作安全。
海洋工程:能抵御海水及海洋大气的腐蚀,适用于海洋平台结构件、海水淡化设备、船舶管道系统等,延长海洋设备使用寿命。
其他场景:还可用于阀门、压力管道、航空航天部件等对耐蚀性和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部分品牌产品可提供欧盟 PED 认证及 SAE AS 9100 C 航空航天认证,满足高端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