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这是双方围绕落实2025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的深入沟通。
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01 美方请求的会谈
此次会谈是在美方此前单边加征关税、中方坚决反制后,双方通过外交和经贸渠道多轮沟通的结果。联合声明指出,双方“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并“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工作。
2025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在此前单边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又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中国进行了坚决正当反制。
美方轮番升级关税措施,将对华“对等关税”税率从第一轮的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严重损害了双边正常经贸往来。
02 中方的坚定立场
中方始终保持着明确一致的立场。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绝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何立峰副总理在会谈中明确表示:“倘若美方执意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这种坚定态度反映了中国应对贸易冲突的信心和底气。
03 会谈取得实质性成果
经过两天的紧张磋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同意共同采取措施降低关税。
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
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
04 建立经贸磋商机制
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
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双方将定期或不定期轮流在中国、美国开展磋商,或在商定的第三国开展磋商。
这一机制的建立为未来双方解决经贸分歧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助于避免类似的贸易冲突再次发生。
05 俄罗斯的战略机遇
中美关税战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机遇,俄罗斯尤为积极地抓住这一机会。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已代表普京政府,主动向中国传达了加强经济合作的积极信号。
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市场机遇。公开报道显示,俄罗斯扩大了对华的石油和农产品出口,这有助于填补部分美国产品留下的市场空缺,同时也符合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和发展经济的需求。
06 能源合作深化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关系的重中之重。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明确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供应多少。”
这一承诺在中美关税战导致美国对华石油出口可能归零的背景下,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了“硬核保障”。
目前中俄已建成年输油能力3000万吨的跨国管道,并推进北极航道开发合作,形成陆海联动的能源运输网络。
07 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中俄在能源等贸易中积极推动使用本币(包括人民币)结算,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但具体的结算比例属于商业和官方未公开的详细数据,不宜随意猜测和发布。
俄罗斯接受人民币结算的能源交易,这既是应对西方金融制裁的措施,也是中俄经贸关系深化的重要体现。
普京政府已经决定增加人民币与黄金储备,进一步减少美元与欧元储备,来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动。
08 多重考虑的战略选择
俄罗斯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有多重考虑。在全球石油供应增加、贸易战降低全球经济发展预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油价下跌,乌拉尔石油价格已经跌破了每桶50美元大关。
这使俄罗斯能源企业的石油出口利润减少,进而影响到了普京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剧了政府的军费、民生等开支压力。
同时,俄罗斯年化通胀率已经上升到了17.49%,为2002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俄方需要通过与中国加强贸易合作,来增加国内的各类商品供应,平衡供需关系,放缓通胀速度。
09 中国的战略收益
对中国而言,强化与俄罗斯的合作也是应对美国贸易压力的重要战略。中国需要通过强化与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推动出口模式的多元化,做好与美方打持久战的准备工作。
俄罗斯恰恰就是中国在出口多元化过程中的重要合作方。虽然俄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小于美国,但在大批西方企业退出俄罗斯,俄方自己的民用制造业实力较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上有着更强的竞争力。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0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4倍,展现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10 全球经贸格局重构
中美关税战和中俄合作加深正在重构全球经贸格局。双方在稀土提纯(乌鲁木齐联合实验室)、核能技术、数字货币等领域加速合作,形成“军事-科技-金融”联动体系。
两国共同推动金砖国家扩容(新增沙特、埃及等12国)、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构建覆盖全球40%人口的新经济集团,与美国主导的体系形成制衡。
当前中俄关系已超越传统盟友范畴,形成“背靠背”的全天候战略协作。在美国关税战和地缘围堵压力下,两国通过能源纽带、产业链互补、国际事务协同构建起多维防线。
日内瓦会谈结束后,全球主要股指应声上涨。市场对中美关税战缓和的积极反应,印证了“贸易战没有赢家”的共识。
俄罗斯已经迅速行动,扩大对华能源、农产品和化肥出口,抢占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特朗普曾表态“不愿降低对华关税”,但在国内通胀高企和经济压力下,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