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印度上门推“光辉”,遭越南网民嫌弃:枭龙好得多,光辉白给都不要

印度上门推“光辉”,遭越南网民嫌弃:枭龙好得多,光辉白给都不要

发布日期:2025-10-08 09:17 点击次数:99

近日,印度驻越南大使在离任前向越南防长推销国产“光辉”战机,甚至承诺技术转让和信贷支持,却遭越南网民集体吐槽:“宁可低声下气找中国买枭龙,也不要印度的破烂货”。

四十年磨一剑,为何钝如废铁?

印度“光辉”战机项目始于1983年,比中国歼-10早了整整20年。当年印度媒体曾宣称要让中国“羡慕嫉妒恨”,结果到2013年首架量产型交付时,中国歼-20已完成首飞。讽刺的是这款号称“国产”的战机,核心部件几乎全靠进口:美国发动机、以色列雷达、英国弹射座椅,连螺丝钉都被算进50%的国产化率。印度前空军参谋长比伦德·辛格·达诺亚直言:“性能太糟糕,我们拒收。”

这款战机的实战能力更是堪忧。2025年测试时,它仍在验证“能否发射超视距导弹”这一基础功能,而枭龙Block3早已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远程导弹。更致命的是,光辉每飞行1小时需要20小时维护,载弹量仅3吨(F-16的一半),单价却高达7300万美元,比美国F-35还贵。

越南空军目前主力是苏-30MK2和米格-21,更新换代需求迫切。印度看准机会,提出在越南建立大修厂并转让技术,但越南人深知:依赖美国发动机的光辉存在致命风险。一旦美越关系生变,整个机队可能瞬间瘫痪。相比之下,枭龙使用的俄制RD-93发动机供应稳定,且中国已获得俄方授权,不存在断供风险。

越南网民吐槽:“中国歼-7还在服役时,印度就开始研发光辉;现在歼-20都出来了,印度才刚开始生产光辉Mark1A。”这种对比不仅是时间差,更是工业实力的差距。2025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枭龙Block3击落印度米格-29,而光辉至今未经历实战检验。

越南在武器采购上一贯务实,偏好成熟可靠的装备。尽管近年与美国关系升温,但战略武器采购始终谨慎。今年7月,中越首次举行陆军联合训练,建立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这种紧密的经贸联系,为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

越南坚持“四不”国防政策:不参加军事同盟、不设外国基地、不依赖一国对抗另一国、不使用武力。在这种战略下,越南不会因印度的推销而选边站队。

光辉战机的滞销,暴露印度军工的深层问题。LCA项目耗时40年、耗资超100亿美元,结果连自家空军都不愿接收。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垄断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失控,导致光辉在马来西亚、埃及等多国竞标中失利。印度前空军参谋长达诺亚指出:“我们需要的是改革,不是口号。”

反观中国,枭龙已获得20多国青睐,巴基斯坦、缅甸、阿根廷等国纷纷采购。2025年阿塞拜疆计划采购40架枭龙,总价28亿美元,而印度向越南推销光辉时,连试训机会都未获得。这种反差,本质上是工业体系成熟度和国际信誉的较量。

越南网友的吐槽,实则是对两国工业实力的投票。中国用枭龙证明了“成熟技术+性价比”的竞争力,而印度用光辉印证了“口号式创新”的失败。印度若想改变现状,需正视HAL的垄断问题,引入竞争机制,而非自欺欺人。正如达诺亚所言:“真正的自主创新需要脚踏实地,而不是遮羞布。”

这次失败的推销,或许能成为印度军工改革的契机。否则,不仅光辉战机会滞销,整个印度军工的口碑都将受损。毕竟在国际市场上,口碑永远比口号更有说服力。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