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战士驻守高原十二年未晋升,递交退伍报告当天,军区领导直奔营房

战士驻守高原十二年未晋升,递交退伍报告当天,军区领导直奔营房

发布日期:2025-10-10 06:52 点击次数:105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当事人系为化名,图片皆(部分)为网图,仅用于叙事呈现,与案例无关,请理性阅读!

男子驻守西藏12年没提干,递交退伍申请后,领导接到上级电话愣住了

海拔五千米的风,像无数把小刀子,裹挟着雪粒子,狠狠砸在周明的作训服上。

他呼出的白气,瞬间就在冰冷的空气里消散了。

他抬手抹了把脸,指腹蹭到的是冻得发僵的皮肤,还有眼角未干的泪痕。

就在半小时前,他跟家里通了电话。

妻子带着高烧到39度的女儿,在县医院的走廊里排队。

电话那头,女儿微弱的哭声和妻子疲惫的叹息,像两根针一样扎进他心里。

“爸爸,我想你……”女儿的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

周明握着手机,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只能一遍遍地说:“囡囡乖,爸爸很快就回去了,你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吃药。"

挂了电话,巡逻的哨声吹响了。

“周班长,该换岗了。"

新兵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怯意,打断了他的怔神。

小李今年刚入伍,还不太适应这里的严寒和缺氧。

周明点点头,把肩上的步枪往紧了拢了拢。

冰冷的枪身贴着他的脸颊,带来一丝刺骨的寒意。

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边境线,他已经守了整整12年。

从一个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稚气的毛头小子,到如今三十四岁、眼角有了细密皱纹的老兵,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片雪山。

他的迷彩服磨破了十三套,巡逻靴走坏了二十七双,营里的比武奖状攒了厚厚一摞,从射击标兵到战术能手,几乎拿遍了所有能拿的荣誉。

可他的军衔,却始终停留在上士。

“班长,您说这次提干名单能有咱们吗?”小李搓着冻得通红的手,眼里藏着一丝期待。

他知道,周明班长是全营公认的技术最好、最能吃苦的老兵。

周明苦笑了一下,嘴角的弧度很快就被寒风冻住了。

他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眼神有些黯淡。

前几年,每次提干公示出来,他都会忍不住反复看几遍名单,直到眼睛发酸,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后来,身边的战友们陆续要么提干、要么退伍,各奔前程。

就连比他晚来五年的兵,现在都成了副连长,只有他,还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牢牢地钉在这片雪山上。

“别多想,把岗站好就行。"

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声音被呼啸的北风刮得有些飘忽。

他不想给小李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就像当年老兵对他说的一样。

回到营房,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周明心里的寒意。

指导员把他叫到办公室,递过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葡萄糖水。

“老周,喝点这个,暖暖身子。"

指导员的语气有些沉重,“这次提干名额下来了……”他欲言又止,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周明的眼睛。

周明的心猛地一沉,他接过水杯,指尖传来的暖意,却怎么也暖不透心里的冰凉。

他太熟悉指导员这种表情了,每一次提干落空,都是这样。

“指导员,我想好了。"

周明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递交退伍申请。"

这话一出,指导员手里的笔“当啷”一声掉在桌上,墨水溅了一地。

“老周,你再想想!12年都熬过来了,再等等,说不定下次……”

“不等了。"

周明打断他,喉结用力地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沙哑,“家里老婆孩子需要我,我也实在……熬不动了。"

那天晚上,周明坐在书桌前,借着营房昏黄的灯光,一笔一划地写着退伍申请。

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的声响。

在申请的最后,他写下了“若有战,召必回”六个字,每一个字都写得比任何时候都用力,仿佛要把这12年的坚守和不舍,都刻进纸里。

退伍申请递上去的第三天,营部那边还没有任何批复。

周明像往常一样,带着战士们出操、训练。

他的战术动作依旧标准得挑不出任何错,射击成绩还是全营最好的,但熟悉他的人都能看出来,他眉宇间的那股精气神,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落寞。

午休时,营房里很安静,战士们大多都在休息。

周明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根细针和线,正帮小李缝补磨破的作训服。

小李训练太拼命,衣服总是破得很快。

就在这时,营长大步流星地跑了进来,脸色比外面的风雪还要阴沉。

他一把抓住周明的胳膊,语气急促:“周明,跟我去趟旅部!”

周明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针线掉在了床上。

他以为是自己的退伍申请出了问题,或者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

他来不及多想,跟着营长快步走出营房。

越野车在雪地里飞驰,车轮碾过积雪,溅起一片片雪雾。

周明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雪山和戈壁,心里充满了不安。

直到车子驶进旅部大院,周明跟着营长走进一间宽敞的办公室,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两杠四星的大校时,他才猛地一愣,随即立刻立正敬礼。

“首长好!”

他认得这位大校,是军区装备部的张部长。

去年张部长来边防视察新型火炮试验,当时还是周明负责的装备保障工作。

张部长站起身,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周明同志,不用这么拘谨。"

他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开门见山地说,“你去年在《兵器知识》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高原火炮维护的论文,我们装备部的同志都看了,写得非常好。"

周明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那篇论文是他去年在无数个巡逻归来的深夜,借着营房的灯光,一点点琢磨、写出来的。

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稿,没想到竟然会被军区的领导看到。

“这次我们军区列装的新型火炮,在高原低温环境下出现了密封不严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

张部长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在论文里提出的低温密封改进方案,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们按照你的方案进行了改进,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周明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那些在别人看来是“闲工夫”的研究,竟然真的派上了用场。

他的心里,第一次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还有这个。"

张部长又从桌上拿起一份厚厚的材料,递到周明面前,“你牵头编写的《高原边境巡逻装备保养手册》,内容详实,实用性很强,已经被军区列为通用教材了。"

周明看着那份印着“军区内部教材”字样的手册,眼眶有些发热。

这本手册,是他用了三年时间,结合自己12年的巡逻和装备维护经验,一点点整理、编写出来的。

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一旁的营长,脸色已经从最初的紧张变成了尴尬,再到后来的震惊。

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营里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兵,竟然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本事。

正说着,营长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军区司令部打来的电话。

他赶紧接起电话,刚“喂”了一声,脸上的表情就急剧变化,从紧张变成了震惊,再到后来的敬畏。

他握着手机的手都在不停地发抖。

“是……是!张部长也在这里……好的好的,我们马上落实!一定落实好!”

挂了电话,营长转过身,对着周明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老周,对不起,是我们工作疏漏了!上级领导刚才打来电话,特批你直接晋升二级军士长,调去军区装备研究院任技术顾问!”

周明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他看着营长,又看了看张部长,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二级军士长,那是多少老兵梦寐以求的荣誉。

军区装备研究院,更是无数技术兵向往的地方。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好事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

窗外的雪还在下,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玻璃上,很快就融化了。

但周明心里的那块冰,却在这一刻彻底化了。

12年的坚守,像放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闪过。

那些在彻底路上啃着冻硬的干粮的深夜,那些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抢修装备的时刻,那些因为提干落空而偷偷在被子里抹泪的瞬间,还有妻子女儿在电话那头的期盼和等待……

原来,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所有的坚守都不会被遗忘。

张部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周明同志,在西藏守了12年,没叫苦,没叫累,还能在艰苦的环境里琢磨出这么多真东西,解决了部队的大难题,这才是真正的‘固边稳藏’标兵!”

周明用力地眨了眨眼睛,把快要掉下来的眼泪逼了回去。

他挺直了脊梁,对着张部长和营长,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

当天下午,旅里专门为周明召开了表彰大会。

当旅政委把那枚象征着二级军士长荣誉的军衔肩章,郑重地别在他的肩上时,台下的战士们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小李挤到他身边,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有些哽咽:“班长!我就知道您肯定行!您是我们的骄傲!”

看着身边这些年轻的战友,周明的心里充满了自豪。

他知道,自己的坚守,不仅得到了认可,也给这些年轻的战士们树立了榜样。

晚上,周明迫不及待地给家里打了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传来了妻子带着哭腔的笑声:“我就说你不是白熬的……周明,你真棒!你安心在那边干,家里有我,你不用牵挂。"

听到妻子的声音,周明的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妻子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挂了电话,周明走出营房。

月光洒在雪山上,泛着一层淡淡的银辉。

远处的界碑,在夜色中静静地矗立着,像一个忠诚的卫士。

他摸了摸肩上崭新的二级军士长肩章,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却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又看了看远处的界碑,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长长的军礼。

风还在吹,雪还在下,但周明的心里,却充满了阳光。

他知道,这片他守护了12年的土地,他还要继续守下去。

而这一次,他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他的坚守,被看见了,他的付出,值得了。

友情链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